里特色介紹(合併前龜洞里):
是關廟區最南邊的行政村,南以番社溪(松仔腳溪)與高雄市田寮區為鄰,西邊為田中里,東邊則為布袋里。面積2.25平方公里,2010年8月底人口960人。「龜洞」在清領初期地名原稱為「猴洞」,是位在二仁溪上溯至「羅漢門」入山處,屬新化丘陵南段西側,標高約30公尺,是由平原地形入山的重要關卡。故在清領初期乾隆年間即有軍隊進駐,並有漢人入墾成庄,經百多年的聚落發展,到了日治中期,「龜洞庄」已發展為一個大型的「自然村」。
日治中期,日人將「龜洞庄」及附近的聚落,劃分為四保,傳統的「龜洞庄」人口已超過一庄規模,便將「龜洞庄」拆為兩部份,一部份(今田中村之7-9鄰)與田仔中央、彎崎等聚落合為「龜洞第一保」,戰後改設為「田中里」;而另一部份與南邊的「刣牛窩」聚落合為「龜洞第二保」,戰後改設為「龜洞里」。因此,今龜洞里與田中里等兩個行政村之間,行政區界線並不明顯。
而「龜洞庄」庄民,生活習慣上經常出入的庄廟福安堂、崇和國小、南雄派出所等地,皆位於田中里轄境內,所以有許多居民,即便住址為「田中里」,但習慣上皆以龜洞為主要生活範圍。
里特色介紹 (合併前田中里):
田中里位於關廟區的東南端,屬新化丘陵的一部份,西與龜洞里緊鄰,東與龍崎區為鄰,以南跨越番社溪,就是高雄市田寮區。清領時期此地為崇德東里的「田仔中央」,日治時代屬龜洞第一保,戰後沿用「田仔中央」之地名,與「彎崎庄」、「坔溪庄」和「龜洞庄」的「中旗崙仔」一帶,合為一村,名為「田中村」。(詳見「龜洞村」一節)。由關廟市街沿台19甲線往高雄市「阿蓮」方向直駛前進,途中經深坑里、布袋里,通過龜洞橋後的上坡處,為台19甲線
與南163線分叉路,路口為「南雄派出所」,沿南163線前行約500公尺即可抵達。
里境內除了與龜洞里比鄰的「龜洞洋」堪稱平坦之外,另外「坔溪」、「彎崎」等聚落附近,則因新化丘陵易受河川切割作用之影響,地形上便顯得較為崎嶇與破碎。 又全境屬二仁溪流域範圍,其流域涵蓋廣闊,支流水系發達,溯二仁溪而上的先民,在此落地生根,集結了田中及龜洞二里落。二仁溪流域之「曲流地形」極為盛行,其支流之一的「番社溪」在田中里的「坔溪」聚落繞了一個360度的彎,而所形成的「斷溪灣仔」,最足以代表。
清乾隆末年,官方遷來一群來自新港社的平埔族原住民在附近屯丁,直到百多年前,彎崎庄仍因位於內、外新豐里,以及崇德東、西里相互交通的重要孔道,自然形成了一條鴉片煙館、妓院、布商、鹽行林立的「雙現街」,直到清領末期交通路徑移往「旗竿崙」,才逐漸沒落。
如今,平埔族後裔雖已高度漢化,但仍保留拜壼俗習。田中村的歷史,尚待我們前去探索。